Saturday 24 April 2021

為你好


網上圖片

父母愛子之心無微不至,總是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。孩子在成長階段需要教育需要照顧,父母會安排他們學習不同的知識發展不同的興趣。儘管有些題材孩子並不喜歡並不享受,做父母的也都會本著「為你好」的心態誘導他們學習,有時甚至會以「這是為你好」來勸導子女服從和接受。

子女長大後會有個人的性格,對事務也有自己的看法,並不一定會完全聽從父母的意見。做父母的也就應該適度放開管教,讓孩子有自己發揮的空間。可惜,有些父母卻放不下「為你好」的思維,還是處處為孩子提意見作決定,令孩子面對兩難的境地。繼續接受父母的教誨就需要孩子作出不情願的妥協,不接受就會產生不領情甚至反叛的反效果,令父母傷心。很多家庭發生的摩擦糾紛都是由此而起的。

同樣的為你好思維也經常見諸於男女朋友或伴侶之間的矛盾。其中的一方本著關愛精神干涉管束對方的行為,另一方則重視情感逆來順受,成為一個被支配的角色。久而久之,這種主次關係會令一方甚至雙方都感到自己是在作出犧牲,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,從而產生不滿,令彼此的關係出現裂痕。類似的適得其反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。

為你好是一種關愛的表現,造成反效果的主要原因是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期盼。顧名思義,為你好是希望對方能夠受惠受益,但往往我們也希望能夠改變別人,要對方認同並跟隨自己的想法。當別人不領情或者達不到我們期許的時候,就會感到失望,形成負面的情緒,甚至忘卻了關愛的初心。

每個人都應該造福身邊的人,但我們是否在為你好的事情上依附了過多的棧戀呢?


24 April 2021

2 comments:

  1. 為你好....對家庭有時是一廂情願的想法,對朋友有時會被誤解為有目的想法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