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寄宿學校吃到的都是地道的英國食物,對於初到英國的我有點不適應。每次放假去到二哥倫敦的家,他總會做一些中菜讓我吃得「好一點」!
記得有一天晚上他給我做了「冬菇臘腸煲雞飯」。雞的骨頭已去掉切成了雞絲,冬菇是從香港帶去的,臘腸是在附近的唐人街買的。
飯著實做得很好,我一共吃了六大盤,把整煲雞飯吃光了。其實,在我吃完第四盤時感覺已經很飽了,但二哥和他的女友還一再勸我多吃點,說:「細佬,在寄宿學校可沒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啊!」我覺得他們講的很有道理,就繼續吃。吃到最後一盤時我已經是「吃而不知其味」了。
當吃完飯站起來的時候,我才發現真的吃多了,胃脹得很難受。那時我想吐吐不出,上洗手間也排不出來,站著活動幫助消化也感到很辛苦。結果我只能側躺在沙發上差不多兩個多小時,等我的胃把雞飯都消化了才能站起來!當時,我感到吃得太多撑死的感覺真不好受!
那次「痛苦」的教訓,使我明白了不應該吃得太飽,雖然享了口福,卻苦了肚子。
之後,我也學會了怎麼做這個雞飯。在倫敦自己住的那段日子,尤其是在冬天,吃上一口「冬菇臘腸煲雞飯」的感覺是特別的溫暖。三十多年後的今天,我大兒子在美國讀書放假回到香港,也總喜歡吃我做的「冬菇臘腸煲雞飯」。留在香港的小兒子當然能經常吃到這道美食。
沒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菜式,能喚起這麼多的回憶,也能給下一代留下一個溫馨的記憶。
18 November 2014

「李細佬」公子, 除了美味的意粉和恬人的薄荷茶, 不知何時有機會一嘗您的冬菇臘腸煲雞飯? haha =)
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