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 8 August 2015

生冷食物



很多人都聽過中醫說少吃生冷食物,究竟什麼是生冷食物呢?大致上,生冷食物可以從「性質」和「溫度」兩方面來定義。

在「性質」而言,食物進入身體之後所產生的作用,可以分成不同的性質。例如進食後產生溫煦機體功能,促進氣血循行,或刺激代謝作用的食物,歸類為溫性或熱性食物,包括薑、蔥……等等;而進食後降低氣血循行效率,減緩或阻滯生理功能的食物,歸類為寒性、涼性,包括苦瓜、西瓜。飲食偏嗜一方,不論是進食過多寒性、或過多溫性食物,對身體都是一大負擔。因為進食過寒或過熱的食物均會影響胃氣消化吸收的功能,產生許多對人體不利的影響。

在「溫度」而言,很簡單,中醫認為凡是低於人體體溫,尤其是低於零度以下的,就是生冷食物。冰冷對人體會造成刺激,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引起血管收縮,降低局部組織的血流量。

從中醫的觀點來說,人體最基本賴以維生的氣、血、津液之所以能夠暢通無阻、運行不息,全依賴一身的陽氣來溫煦和推動。如果食用過多生冷食物,必然令身體耗掉許多陽氣來提升這些食物的溫度,以利生化代謝功能的執行。除了耗氣,生冷食物還可能產生氣血運行受阻或不順暢的各種病變,引起消化功能紊亂、損傷脾胃功能、寒濕內生,進而影響五臟六腑的正常生理機能,傷害身體。

生冷飲食除了冰凍飲品之外,其實還包括沒有烹飪過的食物,譬如生菜沙拉、生魚片、屬性偏寒涼的水果等。有人以為早上空腹喝蔬果汁,或者喜歡空腹吃水果,覺得對身體健康有益。其實長期這樣做會對身體產生一種負擔,因為早晨空腹的時候,需要的是溫暖食物,如果只進食生冷蔬果汁,這些生冷食物往往澆熄了體內剛要初起的陽氣,令寒熱失衡,久而久之,體內的陽氣被生冷食物所傷,代謝情形會變得愈來愈差,繼而產生不良的代謝產物,包括中醫常說的濕氣。加上陽氣被傷容易生寒,也就是身體陽虛則生寒,久而久之,身體就漸漸形成「偏寒濕」性體質。

另一方面,中醫養生特別重視胃氣的補養,因為胃是接觸我們進食任何食物的第一個器官。胃氣的盛衰和有無,關係著健康與否與生命的存亡。中醫指出:「脾胃之氣,為萬物之源」,有所謂:「胃氣為養生之本。胃強則強,胃弱則衰;有胃則生,無胃則死」。人體的生理運作功能全賴「氣」來執行,而吃入的食物,經過消化吸收等「胃氣」的運作而形成水穀精華,屬於人體賴以維生的基本營養物質。胃氣強盛,意味著消化飲食功能的運作健全。中醫強調,胃氣為後天之本,也是生命之基,因此有云「胃氣強,則五臟俱盛;胃氣弱,則五臟俱衰」。

從中醫的角色來看,不論何種疾病,只要胃氣不衰,雖嚴重也易於治療,預後良好;但假如胃氣大衰,則預後不良,試想就連吃藥也無法消化吸收,有效治療便成為了一個大難題。

所以,中醫的養生觀點是主張食物溫度應盡量接近人的體溫,凡是會影響氣血運行的不論太燙或太冷食物,都應視為大忌,水果應以室溫才進食。在生病的時候,更要戒口,照顧好胃氣,盡量保持氣血的循行功能,才能夠早沾勿藥,恢復健康。


8 August 2015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